建设,从源头上防治腐败。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
首先,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,以权力制约权力。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。当前,要着重抓住那些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程序化轨道,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,做到决策更加科学、执行更加顺畅、监督更加有力,既保证权力高效运行,又保证权力正确行使。[中公教育版权]
其次,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,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。权力是“公器”,“公器”应该公管,用权就要自觉接受监督。监督是一道“防火墙”,可以约束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;监督是一套“杀毒软件”,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的缺点,不至于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。为此,要完善党务公开、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,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、规范化,确保权力正确行使、干部健康发展。
再次,要对权力腐败“零容忍”,给腐败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。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、加强监督最有力的手段。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铤而走险,无视组织告诫,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很多腐败分子没有查处出来,腐败的盈利很大,无形中助长了腐败的侥幸心理。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,提高腐败行为的被“惩治率”,才能警醒干部,打消侥幸心理、不敢“冒险”。
最后,要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,奠定“不想腐”的思想基础。权力是柄双刃剑,为民则利,为己则害。一些领导干部在诱惑面前之所以被缴了械,说到底还是权力观发生偏差,致使手中权力变了质。列宁曾经说过:“政治上有教养